中国传统文化

文化含义(p2、3)

广义文化(四层):物质文化层、制度文化层、行为文化层、精神文化层

狭义文化: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意识形态成果,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传统文化基本精神(p4、5、6)

  1. 以人为本(人文精神)
  2. 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
  3. 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
  4. 关注现实的务实精神

学习传统文化意义(P6、7、8)

  1. 有助于把握中华民族精神
  2. 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
  3. 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  4. 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

如何学习传统文化?

  1. 认识方面—正确认识
  2. 学习方法—诵读,由易到难
  3. 持久性——贵在坚持
  4. 实践性——知行合一

传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: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(p9)

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(p12、13)

  1. 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
  2. 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
  3. 造就了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

楚文化兼具神巫和浪漫、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、鲁文化中伦理尊重传统、秦文化注重实效用于创新

农耕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(p16、17)

  1. 形成了重农习俗
  2. 形成了民本主义
  3. 形成了恒久意识
  4. 形成了和谐观念

传统文化形成的政治环境(两制:宗法制、中央制)

​ 宗法制度 天子-诸侯-卿大夫-士-平民

政治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(p19、20)

  1. 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(孝亲、天地君亲师、宗子拥有高于普通族人的地位,
  2. 形成了传统文化的政治倾向

传统文化发展(p21笔记)

  • 孔子(春秋末期)爱人,为政以德,有教无类,以德治民
  • 孟子(战国中期)性善论,仁政,民贵君轻
  • 荀子(战国末期)性恶论,仁义,君舟民水

华夏文明形成(p22、23)

  • 夏文化:尚忠
  • 商文化:巫史神鬼、占卜
  • 西周:礼乐人本

王朝政治(p26):中央集权制

  • 秦汉:三公九卿: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
  • 隋唐:三省六部

社会变革(P36)唐宋之际社会变革:说话、话本、杂剧(瓦舍勾栏)

宋士大夫文化心态(p38):理学 朱熹(宋明理学集大成者)

元曲四大家:关汉卿(北杂剧)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

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:

  1. 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
  2. 制定律法
  3. 加强特务统治(厂卫)
  4. 八股取士

清加强中央集权措施:

  1. 设立军机处
  2. 大兴文字狱

儒家思想发展:

  • 春秋时期—孔子创立儒家思想—儒学创立
  • 战国时期—孟子、荀子继承发展儒学—成为显学
  • 西汉时期—董仲舒创立新儒学—确立正统思想地位
  • 宋明时期—程朱理学(程颐、程颢、朱熹:宋明理学集大成者),陆王心学(陆九渊、王阳明)—发展到理学新阶段
  • 明清之际—“异端思想” 李贽、顾炎武、黄宗羲、王夫之—经世致用,反对君主专制,批判继承传统儒学

道家(p58):

  • 老子创立(主张:无为而治)

    1. “道是万物的本源”,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:道生万物。
    2. 辩证法思想:事物是矛盾对立的,但可以相互转化
  • 庄子(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)

    1. 宣传自然无为,提出齐物论(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)
    2. 崇尚自然,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

墨家(p60):

  • ​ 墨子(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):兼爱非攻,尚贤尚同、明鬼
  • ​ 特点:

    1. 提倡刻苦、简朴的精神
    2. 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
    3. 讲求实际功利(实用)的精神

法家(p62):

  • 韩非(韩非子)战国后期思想家,法家思想集大成者。
  • 提倡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。
  • 以君为主,法术势相辅相成。(法:奖惩制度,术:政治权术,势:权力威势)

中国传统文学

传统文学表现形式:诗词、小说、戏曲、散文

诗词(p73):风—乡土之音、雅—朝廷之音、颂—郊庙之音、赋—直陈其事、比—打比方,以此物比彼物、兴—先言他物,以引起所咏之辞(诗六艺)

《诗经》

  1. 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
  2. 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表达方式
  3. 确立了赋、比、兴的表现方法
  4. “风雅”精神影响后世诗人创作(关注现实的热情,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,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。(风雅精神)

楚辞(p76):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(乐府:管理音乐的机构名称)

乐府双壁(p77):《木兰辞》《孔雀东南飞》7

建安风骨:慷慨悲壮,刚健爽烈,既重辞采又尚古朴

谢灵运:山水诗 陶渊明:田园诗

唐诗繁荣原因:

  1. 经济繁荣,统治稳定
  2. 诗赋取士制度
  3. 社会文化风气

李白(诗仙)(p79):唐代最杰出浪漫主义诗人,风格大多雄奇奔放,俊逸清新,想象丰富,意境奇妙

​ 热情讴歌了现实世界中的美好事物,充满了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,其奇特瑰丽的想象则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,体现了诗人对现实黑暗的反抗,以及对人世的热爱和追求。

杜甫(诗圣)(p80):现实主义风格

  1. 善于描写现实生活
  2. 诗歌沉郁顿挫
  3. 语言上精工凝练,丰富多彩
  4. 诗歌形象既雄浑壮阔,又细致入微。

山水田园诗派:王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、柳宗元

宋词(p84、85):

  • 江西诗派: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,黄庭坚)
  • 婉约派:柳永(专力作词人)、李清照,特点:委婉的柔美,含蓄蕴藉,情景交融,声调和谐
  • 豪放派:苏轼、辛弃疾,特点:情感豪迈奔放,不拘格律,汪洋恣意,崇尚直率。
  • 明清诗词:台阁体、前七子、后七子、公安派、竞陵派 清代诗词的中兴:龚自珍,纳兰性德

唐代散文

  • 古文运动:唐中叶——以文明道
  • 两汉散文(p87):贾谊《过秦论》(政论散文)、司马迁《史记》班固《汉书》(史传散文)
  • 唐宋八大家:(唐)韩愈、柳宗元,(宋)欧阳修、苏轼、苏辙、苏洵、曾巩、王安石
  • 千古第一骈序: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
白话小说

​ 话本四家:小说、讲史、说经、合生

清代小说

  • 文言小说:蒲松龄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  • 长篇小说:吴敬梓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  • 长篇小说:曹雪芹——《红楼梦》

戏曲

戏曲特点:综合性、抒情性、上下场结构、大团圆结局、虚拟性

明清戏曲(p97):

  • 明:《牡丹亭》(汤显祖 江西抚州)
  • 清:《桃花扇》《长生殿》

京剧——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,(生旦净丑):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、荀慧生(四大名旦),女须生:孟小冬

传统文学理论思想(p99):

  1. “诗言志“的追求
  2. ”诗缘情“的观念
  3. ”文以载道“的传统(周敦颐 北宋)

文化特征(p100、101):

  1.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(体现忧国忧民的传统,对广大妇女群体的关注与同情,关心时政,风雅精神和博大胸怀)
  2.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

琴棋书画

(p104):

最早的文字琴谱《碣石调.幽兰》

盛唐:“九霄环佩“琴

明 蕉叶琴 《神奇琴谱》现存最早的古琴谱(明,朱权等编印)

古琴文化内涵:

  1. 衬托清净孤独的意境
  2. 寄托对知音好友的思忆和惦念
  3. 象征夫妻情笃和谐
  4. 寄托人生理想志趣

棋(p105):

  • 黄金期:隋唐 隋朝十九道棋盘确定了主导地位
  • 盛唐:翰林棋士诏制度(王积薪,成就最大)

书法

表现语言:笔法、墨法、字法、章法

字体演变顺序:甲骨文—>金文—>小篆—>隶书(秦古隶)—>楷书—>草书—>行书

魏晋书法:(p108)

钟繇“楷书鼻祖“,王羲之”书圣“,《兰亭序》”天下第一行书“

楷体四大家:赵孟頫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欧阳询

唐代草书(p111):张旭“草圣”、怀素“草圣”(癫张狂素)

宋四家: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 宋徽宗:赵佶—— 瘦金体

绘画(p114):

分为山水画、花鸟画、人物画(技法:具象和写意)

美学原则:

  1. 散点透视
  2. 以形写神
  3. 平面色彩

魏晋南北朝(p116):

陆探徽,中国最早的画圣,独创一笔画法,以书入画第一人。

顾恺之(东晋)《洛神赋图》“高古游丝描“

隋唐:山水画、花鸟画、人物画、鞍马畜兽画

宋(p117):青绿山水,北宋 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

传统音乐(p123)

秦汉:鼓吹乐,相和歌、百戏乐舞

汉音乐特点:百戏乐舞

魏晋南北朝:清商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音乐

隋唐:宫廷音乐《霓裳羽衣曲》

宋元:瓦舍、勾栏、

宋元时期体现为四方面:

市民音乐产生,宫廷音乐衰落、说唱 音乐高度发展、戏曲音乐萌芽 南戏:《琵琶记》

古琴曲《高山流水》《广陵散》,琵琶曲《十面埋伏》《阳春白雪》

舞蹈

  • 唐:按风格特色分为健舞和软舞
  • 宋:宫廷队舞 明清:走会舞蹈

科学成就

二十四节气属阳历系统

南北朝:祖冲之天文学家

天文学:

  • 唐:僧一行(张遂)编制《大衍历》,测量子午线长度
  • 元:郭守敬《授时历》

五大农书:《汜胜之书》汉、《齐民要术》北魏:贾思勰(农业百科全书)、

《陈敷农书》、《王祯农书》、《农政全书》(明:徐光启)

数学:秦九韶《数书九章》、李治《测圆海镜》、杨辉《详解九章算法》、朱世杰《四元玉鉴》

医学:

东汉张仲景(医圣)《伤寒杂病论》,华佗—外科圣手

传统医学四大经典:《黄帝内经》(中国最早医典)《伤寒杂病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难经》

明: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

造纸术:东汉蔡伦“蔡侯纸“

印刷术:雕版印刷术(隋),活字印刷术(宋:毕昇)

宋代制瓷技术达到顶峰

传统科学技术特点:

特点:

  1. 具有首创性、历史连续性和多样性
  2. 在连续性中出现阶段性高峰
  3. 体现出经验性、描述性、实用性和本土化
  4. 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得到更多发展

落后原因:

  1. 重实用、重经验(直接原因)
  2. 官僚封建制度(根本原因)
  3.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(间接原因)

教育

西周:学在官府

​ 汉代“董仲舒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“

战国:稷下学宫(最早的综合性大学)

汉:太学——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

唐:国子监(六学二馆)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成为独立部门

宋元明:四大书院:应天书院、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、嵩阳书院

书院特点:

  1. 积分制
  2. 讲会制度,学术自由
  3. 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主要内容
  4. 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病

学制(宋):壬寅学制(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),癸卯学制(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)

科举制

时间线·:

  • 隋,科举制度创立
  • 唐:科举制度完善
  • 宋:科举制度发展
  • 元:科举制度中落
  • 明:科举制度鼎盛
  • 清:科举制度终结

​ 童试(秀才)—乡试(举人)—会试(贡士)—殿试(进士)

优点:

  1. 不问出身,打破垄断,扩大选士基础
  2. 选拔出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
  3. 激发人们读书热情,提高百姓素质
  4. 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
  5. 公开考试平等竞争,择优录取

缺点:

  1. 考试内容的陈腐。八股文要求必须按照四书五经的官方注疏,“代圣贤立言”,不准许有个人见解。
  2. 考试方法的僵化。后期格式规定极为亚格:每篇必须有破题、承题、起讲中股、后股、束股等部分构成,成了文字游戏。
  3. 录取人数极低,残害人才。清每三年才录取200多人,却以读书做官为诱饵使数十万人皓首穷经,老死不止。

传统节日:

春节(正月初一)

  • 来历:“过年””年兽”等传说
  • 习俗:祭祀、驱鬼、社交娱乐
  • 祭祀: 祭灶、祭祖
  • 驱鬼:放鞭炮、贴年画贴春联、守岁
  • 社交娱乐:拜年、民间游艺活动